第244章 证据出无念陷危机(一)
禹思秋拿出那包药粉后,并没有急着出树林,而是将之倒出,装进了一枚小瓷瓶中。
然后,她四处探探,才转头扎进冷宫她自己的屋里。
赵向零没有再跟上去。她走到禹思秋方才站过的地方,瞧见落叶之上还有一些白色粉末。
蹲身,伸手往上头一捺,赵向零拧眉,稍嗅了嗅。
只闻见很浅的一口,她感觉到自己肺腑之中登时发热,隐有控制不住的倾向。
忙起身深呼吸几口,赵向零方觉得自己冷静几分,稍微清醒。
这种药效,她曾经体会过,禹思秋手中拿的不是别的,正是药性猛烈的满园春。
自打上回在王尧手中吃过亏后,赵向零就命人去将南国所有诸如此类的药物全都调查了一遍,以免在同一件事上栽第二回。
禹思秋要对付谁,根本无需挑明,只是她究竟想要做什么,还说不清楚。
但大体上来看,多半是要挑拨自己和瑞清的关系。
眯眼,赵向零冷哼。就她这点小伎俩,根本就不够自己看。
打个手势,水三立刻从她背后出现,俯首拜道:“陛下。”
“盯着她。”赵向零道,“搞清楚她要作什么幺蛾子。”
“是,陛下。”水三道,顷刻消失在赵向零面前。
负手而立,赵向零踏在湿软叶面上,踮脚飞身离开此处,没有留下半只脚印。
回到梧桐宫,只见李瑞清立在门口,同属木交代着什么。见到赵向零,他挥手示意属木先离开,自己则上前两步迎了出来。
低头,瞧见赵向零鞋边上沾着的几点泥,他道:“禹思秋有动作?”
整个皇宫路面整洁,不染半点尘埃,那泥点分明是才溅上去的,从她来时方向判断,只有冷宫。
而这个时候在冷宫的,除了禹思秋,没有别人。
“嗯。”赵向零道,“她回来了,顺带着还摸了点东西回来。”
“哦?”李瑞清道,眼底里分明写着疑问。
赵向零没想瞒他:“春药,烈性春药。”
李瑞清的脸色登时就不大好。他想了想道:“让人去备下些解药,以防不时之需。”
“嗯。”赵向零应,“无念那边......”
“都准备好了。”李瑞清答,“但他怕是要吃点苦头。”
赵向零叹,拉着他往屋里走:“这已是最好的法子。”
从开始被算计起,孙无念就不可能置身事外。
“你确定不要同他先行商议?”李瑞清道。
赵向零摇头:“他性子太正,不会说谎,提早告诉他我们的计划,总不大妙。”
孙无念的性子,注定瞒不住事。
然而第二日,大理寺在孙家就有了新的发现。
从孙无念平日讲学的书中,有人搜出临摹科举的试题,不多不少,正好十五道。
并且那书上落灰,显然许久没有动过。
朝堂之上,大理寺卿躬身禀报着自己的看法:“陛下,司业书中发现的科举试题已存有一段时间,而书中另一页夹着的是初秋海棠。”
“海棠花干原本的汁液染上那抄录的纸张,有微黄的印记,说明海棠夹着的时间比科举试题要晚。”
但初秋,秋闱并未开始。也就是说,那试题的抄录应该在秋闱之前。
“仵作已经瞧过?”赵向零道,“确定不是先染上的花汁,再抄誊的试题?”
当然不会是。赵向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。
那本书,根本不会是孙无念的。
无念极其爱书,从不允许有任何损书行为,更不会任由书上落灰,或者往里头夹带新鲜的花朵。
因为无论这两种中的哪一种,都是对书的极其不爱惜。孙无念绝不会这样做。
“仵作言,花汁有晕染开试题的表现,故一定是先誊抄,再晕染,时间不会有差。”大理寺卿躬身,“还请陛下明察,臣以为,当先拿司业归案,再另做处理。”
赵向零转头默默看了孙彦一眼,道:“允。”
下朝后,换去龙袍,着一件轻便水绿色绒袍,内里穿着件紫貂短袄,赵向零快步走向广昭堂,瞧见里头已经等了许久的孙右相。
孙彦看到她,拜道:“陛下。”
“平身。”赵向零快走两步,坐在位上,抬手笑着对孙彦说,“坐,不必拘礼。”
孙彦倒也没有客气,依赵向零指着的方向坐下。
他叹道:“犬子浅显,被人算计,让陛下忧心。”
赵向零摆手笑道:“不必这样说,朕唤你来此处,正是想要同你聊聊此事。”
“陛下请讲。”
“朕知无念无辜,但此事须得徐徐图之,以免打草惊蛇。”
孙彦闻言,知赵向零语中深意,忽而长叹道:“唉,未曾想不愿他接触政事,反倒是害了他。陛下不用担心,臣以为犬子吃些苦头,未必是件坏事。”
“孙右相不必太过担忧。”赵向零道,“无念同朕多年情谊,朕必不会让他经皮肉之苦,只是这心性......”
孙彦笑,稍垂头:“臣子嗣凋敝,唯有两子,无念自幼从未受过委屈,身为孙家人,他也理当为孙家付出些什么。”
赵向零眸子稍黯:“抱歉,此是我能想到最好的法子。孙家明显有内应,此人不除,才是大危机。”
能在重重看守之中将书籍神不知鬼不觉放入孙无念的书房内,除了内鬼,没有人能做到。
“能得陛下如此费心,也算无念他修来的福气。”孙彦道,“陛下,臣知您艰辛,绝不会因此事对您有所怨言,臣相信,无念也不会如此。”
孙彦知道,赵向零寻他来,说是同他商议,其实存着解释的心思。
她乃皇帝,何须特意同自己解释?不过是想让自己安心。但自己于官场这样多年,又岂会看不明白。
“既如此,还请右相答应朕一个不情之请。”赵向零道。
“陛下请讲。”
“此事,断不能告诉给无念,切记。”
孙彦抬眸,瞧见这位年少女帝面上的认真,同样郑重保证道:“臣不会告诉他,此事已烂在心里。”
他明白赵向零话里的意思。他自己的儿子,他自己再了解不过。
赵向零点头,起身离开此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