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开局绑架太平,我守捉三十年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59章 木活字
      裴绍卿这会已经回到翰林院。
      木匠头杨七带着四个徒弟正在前院忙活。
      看到裴绍卿进来,杨七和几个徒弟赶紧起身见礼。
      “你们忙你们的。”裴绍卿摆摆手,示意他们继续。
      待杨七他们又坐下来忙活,裴绍卿问道:“早饭吃了吗?”
      “吃了。”杨七恭敬的答道,“每人一大碗热腾腾的汤饼,两张胡饼,还有一碗撒了胡椒的水盆羊肉。”
      看得出,杨七他们对这里的伙食很满意。
      “二郎,你过来。”裴绍卿又把崔二郎叫到跟前。
      “大郎?”崔二郎愣着愣脑的过来,问道,“有事?”
      崔二郎他们没资格跟去紫宸殿上朝,之前就先回了翰林院。
      裴绍卿道:“给学士院的吏员还有供奉院的匠人准备早餐了吗?”
      “啊?”崔二郎闻言愣了一下,道,“还要给他们准备早餐吗?”
      “废话,当然要准备了,都是一个院里的同仁,就得照应着点。”裴绍卿没好气道,“赶紧去光宅坊买来,钱还有吧?”
      “有的,昨天给的二十贯还有九贯多。”
      崔二郎说完就又带着人去光宅坊买吃食。
      青玄便撇了撇嘴,小声的说道:“又在邀买人心。”
      “这叫人情世故。”裴绍卿笑道,“学着点吧。”
      细微之处见功夫,毫厘之差有千秋!
      千万不要小看这么点小恩小惠。
      关键时刻真能起大作用。
      尤其是像翰林院这种清水衙门,性价比最高。
      说不定哪天就出一个内阁宰辅,那就赚大了。
      裴绍卿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在翰林院弄个食堂。
      说起来,大唐朝廷的各个政府机构都是有食堂的,每天中午会给上直的大小官员提供一顿公款堂食。
      但翰林院是没有堂食的。
      翰林供奉和翰林学士的中饭有尚膳监来提供。
      但是底下的那些吏员以及工匠就没这个待遇,只能自己带饭。
      所以守捉司要是能够在翰林院里弄一个食堂,再把人情送给学士院的学士以及各个供奉院里的供奉,那他在翰林院就算是真正打开局面。
      就目前,他还只能算勉强在翰林院站稳脚跟。
      不过这事也不急在一时,当下裴绍卿站旁观看杨七他们忙活。
      只见两个徒弟负责将一段段的圆木锯开,分解成不到五分厚的薄木板。
      一个徒弟再将木板锯成木条,最后一个徒弟将木条锯成木块。
      所有这三道工序都需要对木料进行刨光。
      杨七负责最后一道工序,将木块的两个端面磨平。
      确保这些不到五分见方的木块搁一起时,不仅互相之间能够严丝合缝,而且上下两个端面必须得保证平整。
      杨七使用的工具是一块靓蓝色的磨刀石。
      一边打磨,杨七一边介绍道:“这磨石虽然很寻常,但好的磨石却难找,其中又以蓝田县的蓝磨石质地最细,效果最好。”
      裴绍卿便摇头说:“老杨,其实不用打磨这么细致。”
      说完,裴绍卿拿起旁边的已经打磨好了的一板木模。
      这个板块的大小,差不多就是一本书的大小,32k这样。
      板块上有十四根纵向的锡条,紧紧夹住十三列木模,裴绍卿大概数了下,每一列有三十四个木模。
      这其实就是一个印刷的版面。
      理论上一版可以印442个字。
      但实际上肯定印不了这么多。
      裴绍卿从旁边拿起一支毛笔,又从杨七的墨线盒里醮满了墨汁,最后刷刷的将整个版面都给涂黑。
      最后又让青玄找来一张贡纸。
      然后啪的将木版扣在了纸上。
      杨七和四个徒弟看了便是一愣,裴司丞这是做什么?
      裴绍卿却又将木牌拿起,只见纸上多了十三条黑带,而且分布均匀,没有丝毫留白,可见版面还是打磨得十分平整。
      杨七问道:“裴司丞此举何意?”
      裴绍卿伸手一指染黑的贡纸道:“老杨,只要没有很明显的缺墨即可。”
      “只要没有很明显的缺墨就可?”杨七点头道,“这样的话可快多了。”
      “就按照这个标准打磨。”裴绍卿拍了拍手又道,“还有,不要只做金丝楠木的木模,紫檀木和黄花犁木也各做一版,先看看哪种木料最好用。”
      每种木料的上墨、印刷以及耐用程度都是不一样的。
      所以得从这三种木料中选一种综合性能最为出色的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从前院进到中院,就安静多了。
      只见鲁十三和他的十六个徒弟正忙着在木模上刻字。
      鲁十三能够成为少府监木雕工匠的匠头,手底下肯定是有真本事的,这十六个徒弟也是鲁十三亲手调教出来,木雕的水准也是过硬。
      裴绍卿走到其中一个徒弟身边,只见已经刻了不少,也有刻报废的。
      随手拿起其中一个字模,拿毛笔刷上墨,再往贡纸上一摁然后拿起,米白色的贡纸上便留下了一个清晰的“天”字。
      裴绍卿仔细的看了一下,跟刘祎之手书没什么区别。
      鲁十三也凑过来,问道:“裴司丞可有什么要指正的?”
      “我这没什么要指正的。”裴绍卿摆摆手,又说道,“你们刻的很好。”
      鲁十三舒了口气,说道:“那小老和徒弟们就照着这个标准继续刻了。”
      裴绍卿点了点头,又道:“老鲁,要把刘学士手稿刻完,大概需要多久?”
      鲁十三道:“那得看用什么木料,如果是用紫檀木的话,小老和十六个徒弟一天能刻一百字,如用金丝楠木或黄花梨木则可刻二百字。”
      “才两百字?”裴绍卿闻言一下便蹙紧眉头。
      这可有些慢,因为祥瑞诗集至少有五千多字。
      一天两百字,这就意味着光刻字模就要一个月。
      再加上配墨,试印肯定需要时间。
      这就尴尬了,武则天总共也才给了三个月期限。
      鲁十三心头一紧,小心翼翼的道:“裴司丞,要不多召些雕刻匠?”
      “噢不用,不用再召更多雕刻匠。”裴绍卿舒口气,又道,“老鲁,那紫檀木就不用再刻了,金丝楠木或者黄花梨花你选一种,选最容易雕刻的,还有些重复出现的字,也不用全部刻,但是一定要在一个月内全部刻完。”
      鲁十三道:“用黄花犁木一准能行。”